近日,上海正式進入“三伏天”,伴隨著滾滾熱浪,空調也終于迎來了它的繁忙季節,成為了我們的“續命神器”。
空調在夏季是推動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其用電負荷占比在30%左右,部分地區甚至超過50%。作為能耗大戶,其節能改造顯得尤為關鍵。
本文將從更換高效設備、儲能蓄冷和智能控制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一套全面的空調節能方案。
1.換:更換磁懸浮型離心冷水機組
磁懸浮制冷機是一種新型高效節能制冷技術,利用磁懸浮軸承取代傳統機械軸承,實現無油潤滑和無機械摩擦的高速運轉,大幅提升制冷效率。
同時,相比傳統機組損耗15.8%,磁懸浮機組減少了電機損耗、變頻損耗、齒輪損耗和軸承損耗,使輸出能量損耗只有5.5%,具有明顯的節能優勢。
磁懸浮冷水機組
磁懸浮機組和傳統冷水機組對比
2.儲:冰蓄冷系統
增加儲能系統,通過冰蓄冷技術,在電價平谷時段制冰蓄冷,在電價尖峰時段融冰制冷。
千瓦科技能夠根據用戶當地政策設置尖峰平谷時段、電價,系統智能實現“削峰填谷”,使制冷的平均電價從0.88元/kWh降至 0.43元/kWh,節費率達到50%+。
碳無憂?冰蓄冷系統
3.控:主系統AI優化控制和末端精細化控制
中央空調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冷熱源主機機組和末端空氣處理設備。因此,針對主機系統和末端設備的優化控制具有顯著的節能意義。
(1)主系統AI優化、控制節能
自適應反饋負荷控制技術(MPC):系統根據末端負荷自動計算所需制冷量,模擬運行組合,對運行數據提前進行優化。
全變頻高效融合控制技術:系統根據溫感、壓感自動尋找不同負荷下的最佳頻率和能耗曲線,使設備大幅節能,同時運行更平穩。
關聯預測:建立故障診斷模型,預測潛在的故障,避免突發性停機;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推斷用能數據。
實現集控、主機及軟硬件的三位一體平臺,實現遠程維護、無人值守的高效運行。
可視化分析:將數據以2D/3D形式展示,給出節能方案及控制策略。
碳無憂?制冷機系統
(2)末端精細化控制
多聯機、水冷機空調末端控制系統,實時監測運行數據,自動進行能效診斷,優化運行策略。
實時監控末端內機開關狀態、設定溫度、風量設置等;監控外機的耗電量,并通過后臺算法處理分配,出具合理的空調費用賬單。
通過物聯設備采集數據,安裝紅外傳感器,根據上下班時間、室外環境溫度等,自動啟停、調節空調,節能率可達20%。
可遠程設定溫度、模式,具備開關機及遠程鎖定功能,節能的同時實現高效管理。
碳無憂?空調末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