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發改委、市委社治委、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文廣旅局、市機關事務局聯合印發《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驗收及獎補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旨在落實驗收評價、資金支持等試點工作要求,形成試點建設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試點工作規范有序有效推進。
據了解,《實施細則》按照“統一組織驗收、分類實施獎補”原則,明確了試點建設驗收、獎補資金分配等細則。其中,《實施細則》明確了驗收對象、驗收標準、驗收流程。驗收對象為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確定的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創建單位;創建單位完成重點建設項目、滿足約束性評價指標要求,且驗收評價得分達到90分(含)的,予以驗收通過;驗收流程包括驗收材料上報、專家評審、驗收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創建單位授予近零碳排放區示范稱號,視情況予以獎補支持;明確了獎補資金來源及分配標準。對近零碳排放園區、工業企業、公共機構的獎補,由市生態環境局市級污染防治綜合獎補專項資金提供,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35萬元獎補支持;對近零碳排放社區、景區的獎補,分別由市委社治委社區發展治理激勵資金、市文廣旅局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提供,另行制定細則明確。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組織開展首批試點驗收,及時總結試點成效,謀劃啟動后續創建申報工作,確保“十四五”建成近零碳園區、工業企業、公共機構、景區不少于30個,建成近零碳社區不少于30個,助推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來源:成都日報 記者 劉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