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
針對“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解讀,整理如下幾種觀點:
1、關于此次提出的“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考核”,有觀點認為,光伏供應鏈中能耗水平較高的多晶硅環節和拉晶環節,可以不受能耗雙控限制,只考慮電價、政策、區位優勢等因素,靈活擴產。

2、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利好風、光新能源,比9月份發改委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對新能源的利好更大。“雙控方案”第八條:“對超額完成激勵性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地區,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消納量不納入該地區年度和五年規劃當期能源消費總量考核。”按照該條規定,在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以內的新能源是要計入能源消費總量的,而本次中央工作會議則把所有可再生能源都不計入能源消費總量,對新能源的消納促進更大。3、原料用能的放開估計跟今年的原材料漲價有關系。估計化工、冶金等上游的用能會放開,有利于成本降低。但哪些行業屬于原料還得等發改委的具體細則。但有專家指出,“原料用能”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作為化工生產原料,使用能源產品,但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情形,并不意味著新能源制造相關高耗能環節的產能建設可以無限制展開。
當然,從簡單的“能耗雙控”到“碳排放雙控”,很明顯在鼓勵所有終端用能領域多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也是“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的一個重要變化。